当前位置: 云台山_云台天瀑 >> 地形地貌 >> 镇江英租界,东印度式建筑群,兼备历史科学
在寻找镇江博物馆的过程中,却意外发现一些异域风格的建筑物。既不同于天津、青岛等地的多国风格建筑群,更不同于中国传统建筑。原来是进入了曾经的镇江英国租界,为东印度式建筑。是中国七个英租界之一。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眼前为之一亮。
西津音乐厅和西津剧场。里边有英领事馆、工部局捕房、税务司、亚细亚火油公司、广肇公所、西津音乐厅、西津剧场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租界如同一个微型小国家,各种行政执法功能兼备。
镇江博物馆原为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租界是近代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的产物。租界的存在,从主权角度讲,是中国人民的耻辱,是殖民者的荣耀,它既是列强攫取中国财富的管道,也是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特殊纽带,它既是西方输入和展示文明的通道,也是中国人观察世界和吸纳近现代文明的窗口。
英国领事馆旧址办公楼镇江英租界的建立,源于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英国对镇江的占领,英国人因此发现了镇江的经济和战略价值。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一次战败后,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确定镇江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知府确定将距离镇江西门约五华里远一块,毁于太平天国征战的空地租给英国人,也就是云台山及周边,英领事馆就建在云台山顶。年英租界正式建立,从此以后,镇江英租界的存在,成为镇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贯穿着矛盾与冲突,斗争与妥协。直到年被镇江商会接管,影响了镇江近70年。
英租界博物馆院内的花园年正月,英国巡捕无故殴打中国小贩致死,镇江数千人放火焚烧领事馆。因此我们看到的领事馆是镇江知府年赔款重建的。直到年北伐军兵临镇江,英国人才被迫撤出了租界,英领事也将租借行政全椒镇江商会团接管,年十月,英领事,将馆内的房产卖给江苏省的民政厅长。至此,英国结束了在镇江享有的特权。镇江与其他长江口岸之间的贸易运输规模很大,因为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一直繁荣发展,大量英美商人和洋行,都在租界内设点,如怡和洋行、美孚火油公司、亚细亚火油公司等。
美孚火油公司办公楼整个租界安静整洁,游客也不多,除了受疫情影响,可能知道的人不多,后来我询问很多人,不知道有镇江英租界这个地方。其中英领事馆建在租界的最高地上,可能是作为侵略者心虚恐怖,出于安全考虑吧。当年的英领事馆已成为镇江博物馆的一部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游人开放;在当年英租界的旧址上镇江市人民政府经过保护修缮,辟为“鉴园”,警示后人,以史为鉴,勿忘国耻,自强富国。在英领事馆的西侧紧邻古街西津渡。
游完了博物馆、英租界,穿过英领事馆西侧的拱门,就到了古色古香的西津渡,有恍如隔世穿越的感觉。好像一天玩了两个地方,在博物馆和英租界玩累了以后,到西津渡找点可口的小吃和饮料,坐下来休息时品味两处的迥然不同,有非常好的旅游体验。
鉴园及巡捕房镇江英租界与别处景观相比显得非常独特,这一组特殊的建筑遗存,就是一大型露天博物馆,兼备重要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极其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