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_云台天瀑

茶文化记忆里的茶包装

发布时间:2024/4/6 14:40:46   点击数:

记忆里的茶包装

我出生在茶乡,后来生活、工作还是在茶乡,对茶乡的茶那自然是有一份很深的感情的,就是与茶息息相关的茶包装,那也是情有独钟。

(安化云台山茶园)

我记忆里的茶包装还不是很遥远,那是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中期,当时还只有两三岁的我,人小体弱,用我们地方上的话来讲,就是那种很不好带的孩子,几乎十天半月就要生一次病。这可为难我的父母了,他俩都是乡镇干部,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才息,根本没有时间来照顾我这个病殃子。好在乡下的外公外婆心眼儿好,择日便把我接到了乡下。

(安化黑茶茶汤)

我清楚地记得,我是外公用一担箩筐挑去的,箩筐一头挑着我,我的四周全被一些茶叶裹着,另一头挑着的便是一块石头。我们是沿着家乡那条母亲河——资江河边的一条小道顺流而下的,一路上风而蛮大,路儿坎坷,外公流着大汗,不时地吹着一首首不知名的口哨曲,大概走了大半天,才好不容易回到了外婆家。刚进屋,裹着小脚的外婆便忙开了,她把我从箩筐里抱出来,把我放到了火坑边上坐着,然后准备了一只木制的脚盆,添上了自先烧好的一锅子茶水,又七弄八弄地把我弄进了脚盆里。啊!好爽呀!我是如魚得水,喜不自禁。我洗完了澡,外婆又从火坑上用一根小竹杆弄下了一包黑乎乎的东西下来,随后她小心翼翼地打开了那个黑乎乎的东西,并从黑乎乎的东西里抓出了一点我很熟悉的茶叶,放在了一只自先备好的碗里,倒上一碗开水,一股茶香便立刻扑鼻而来。待茶水稍微冷却之后,外婆便要我把它喝了……

(安化茶园采茶)

说也奇怪,要是在平时,我被风这么一吹,路这么一颠,不病才怪呢!可这次却没有什么似的,反而那天我还睡得相当好。次日,外婆还一大早就把我叫醒了,其实当时我还是想睡一会的,不过向来很是乖巧听话的我,还是揉了揉双眼,爬起了床,穿好了衣,洗好了脸,吃了早餐,老老实实地跟在外婆的屁股后面出发了。

到哪里去?我不知道,我只晓得裹了脚的外婆,提着一个用布片盖着的篮子,走路比我要快,不停地回过头来对我说:“要小心一点哟!”我在后面喘着气回答道:“好!”

(安化黑茶茶砖)

没走多久,我们爬到了屋后大山的山半腰,半腰深处,茶树棵棵,茶香扑鼻,往上走就见大树参天,悬崖峭壁,呆在大树下纳凉,山风习习,小鸟声声,尤似神仙圣地。紧挨着这一圣地的不远处,一阵别出心裁的庙屋格外引人注目,其四周是一堵围墙,屋前有一空旷处,老远就传来一股檀香。也许我们是来得最早的吧!没见什么信徒,只有一位老和尚拿着一把竹扫帚在打扫院子。我一眼就能看出外婆与那老和尚很熟,他们不知说了一些什么,然后带着我走进了庙堂,庙堂里有很多各种各样的菩萨雕像,外婆很是虔诚地将篮子里的一些东西拿出来,小心翼翼地摆在供台上,牵着我对着菩萨拜了又拜。老和尚在旁边敲打着木鱼,嘴里念念有词,随后对我又是摸这看那的,好一阵功夫后说了一句话:“好了!好了!”随后,老和尚拿了一个“纸包”交给了外婆,叮嘱着外婆要怎样怎样。回家后,外婆从“纸包”里拿出一些茶叶,泡上一碗茶水让我喝……

从外婆在火坑上面取下一包黑乎乎的东西,到老和尚送给外婆的那个“纸包”,这些都是茶叶呀!而那个包茶叶的叫什么?外婆告诉我说:“这是包茶叶的纸,也就是茶包装,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哟!”

这就是我的记忆,这就是我第一次认识的茶包装。

从此,我对茶包装这个新鲜东西很是注意的。有时外婆带我出去串门儿,不论是到哪家,家家都喜欢泡杯茶或打一钵擂茶来款待客人,我发现他们取茶时,有的是从纸包里取的,有的是从坛子里取的,有的是从篾箩里取的,也有的是以铁盒子里取的。他们告诉我说:“这些也叫茶包装。”

哦!在我的潜意思里,突然意思到凡是用来包茶或盛茶的纸、罐、坛、盒,统统都叫茶包装。

后来,我慢慢地大了,上学了,参加工作了,还进了一家茶厂上班了。我渐渐地发现茶包装的变化也越来越大了,不仅厂里设立了专门的企划员,而且还与许多的专业包装企业进行合作,设计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茶包装。

由此可见,茶包装不仅仅是为茶的方便而诞生了,也不是为茶当当外衣了,更不是点缀一下茶的品质品味了。茶包装已成为茶文化的一部分,溶入到了茶的骨髓之中,正在走向世界。

让包装为茶叶插上腾飞的翅膀吧!(作者:李峰,本文为作者投稿文章,配图来源于互联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dxdm/161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