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山的传说
覆釜山为什么又叫寨山呢?这和朱洪武杀功臣有关。现在繁昌民间还流传着朱洪武杀功臣蓝玉和蓝王扎寨的故事。
朱洪武当了皇帝,开头几年对功臣大将甚好,因为还要靠他们去打江山,去平定叛乱。可到洪武十几年后,因为剿灭了元朝势力和各家反王,取得了四海安宁、天下太平的局面,朱洪武对帮他打江山的功臣们的存在,就感到不安了。他常想:自己能夺元朝的帝位,别人也能夺他朱家的天下。朱洪武左思右想,想出一个收拾功臣的办法,他网罗了一些心腹,豢养了一批鹰犬,建立了锦衣卫。这锦衣卫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朱洪武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的任务,一是保卫皇家,二是暗地察访臣下的稳私和过错,使朱洪武诛杀功臣而师出有名。到了洪武二十六年,明朝的开国功臣被杀得差不多了,于是又杀了凉国公蓝玉。明史《蓝玉传》对蓝玉的死说:“于是,元功臣宿将相继尽矣!”
朱洪武为什么要杀蓝玉呢?
蓝玉是定远人,为朱洪武开国元勋常遇春的内弟,先在常遇春帐下为将,是个身材高大的红脸大汉,威武堂堂好象关云长,打起仗来既勇敢又有智谋,所向皆捷。徐达、常遇春死后,蓝玉几次当了明朝的统军大元帅,战功显赫。蓝玉出身行伍,性格粗鲁,有些居功自傲。有一次蓝玉的假子,侵占东昌民田,御史到他家查问,蓝玉竟粗鲁地把查问的御史赶出了家门。又有一次,蓝玉带兵征北,得胜回朝,深夜到了喜峰关,关吏开门迟了,他竟叫士兵毁关而进。他又和元妃有私,事情败露,元妃上吊自尽了。这些事情,锦衣卫都密告到朱洪武那里。那时朱洪武还要用他打仗,只是狠狠地责备了蓝玉一顿,将原拟封他为梁国公改封凉国公,就没有追问其他。蓝玉挨了朱洪武的责骂,内心不悦,一次在御宴上,蓝玉对朱洪武态度傲慢,更引起了朱洪武的杀机。
洪武二十六,锦衣卫指挥蒋献向朱洪武密告,说蓝玉要谋反。朱洪武一听,正中除掉蓝玉的心怀,就下旨逮捕了蓝玉,造成了明朝著名的蓝狱。蓝玉全家除去跑掉了两个儿子,其余全被诛杀,受蓝狱诛连被杀的人多达一万五千人!
蓝玉的两个儿子蓝春、蓝彬,一个改叫胡春,一个改作胡彬,潜逃到繁昌大磕山下,改名换姓,隐伏下来。兄弟两人在磕山定居以后,娶亲成家,过了几年,双双生了子女。一天兄弟二人暗暗商量,现在各有后代,祖宗香烟有继,但要报杀父之仇而不连累妻儿,于是两人瞒着妻子儿女,偷偷上了覆釜山。
蓝春、蓝彬弟兄二人,上了覆釜山,就招兵买马,安营扎寨,复姓归宗,自称大蓝王和二蓝王,在山上建起蓝王庙,供起蓝玉牌位。覆釜山成了山寨,因此人们称它为寨山。周围百姓只知道山上出了蓝王,谁也不晓得大蓝王二蓝王就是胡氏兄弟。
覆釜山耸立于楚江南岸,山有寨门,寺宇泉井、竹木参天,形势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蓝王扎寨后,积蓄力量,聚兵反抗朝廷,声势日渐浩大,兵力达万人,小磕山马房冲,制马山皆是养马、驯马之场所。他们储足了粮草,置备了大量武器,分兵把守各要隘,一路扼守板子矶(今荻港镇境内),一路扼守回龙矶(今新港镇境内),封锁楚江,牵制官兵。一日,官船数十只从南昌运粮饷到应天(今南京市),泊舟板子矶,被蓝王部队截获,杀死粮官,夺下粮饷。寨山的兵卒,从山上列队到矶头江口,连绵不断,连成长长的一线,用笆斗盛粮,顺序以手传递。只一个夜晚,便把夺得的粮食全部运上山寨。
蓝王截粮消息传到应天,朱元璋大怒,即令宣州府谷王朱穗,发兵征剿。谷王遵旨派将领卫所军攻山。蓝王据守山寨,见官兵攻至山腰,一声令下,满山飞石,砸得卫所军尸首填满山沟,一败涂地。朱元璋获悉战败的消息,更加惶恐不安,又点兵点将,派禁卫军出征。禁卫军来到覆釜山下,察看地形之后,命令先锋冲杀攻山,结果滚木擂石如雨如流,兵卒几乎全部丧生。官兵连攻数次,皆遭惨败,于是,采取火羊攻法。当即命令地方长官搜寻山羊数千只,然后将羊身上遍浇油脂,驱至山腰,羊尾点火,数千只火羊拼命向山上奔去。山上滚木擂石已尽,弓箭又不起作用。眼看火羊就要冲上山来,蓝王束手无策,虽奋力冲杀,终因官兵如潮水涌来,战至黎明,阵亡于寨前(民间一说,蓝王被围时一手抓起一只竹笾,如两翅一般,肋下生风,飞过江去,此后隐姓埋名,终老他乡)。
官兵破了寨山的山寨之后,搜拿蓝春的子女眷属,但是已不知去向,以为死于乱军之中,便也不再追查,回军南京复命去了。因为蓝玉的驻扎,如今寨山顶上还遗有蓝王当年挖的水井和蓝王庙遗迹。
再说蓝王的子女隐藏在磕山的胡村,改为胡姓,不断繁衍,几代以后,已成了一个大姓。胡姓族人一直遵照祖上留下的族规,生时姓胡,死后姓蓝,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转自繁昌发布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云南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