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台山_云台天瀑 >> 基本信息 >> 这位老村支书,100虚岁,打过日本鬼子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郭学军
在济南市历城区港沟街道办事处芦南村,生活着一位年届百岁的老人。他曾经参加八路军打过日本鬼子,因受伤回家养伤,后来又重新入伍当过解放军铁道兵。复员回到家乡后,他在村里当过1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目前,他算得上济南市健在的年龄最大的老村支书。他,就是芦南村的贾保平老人!
虚岁精神抖擞的贾保平老人(郭学军摄)
6月初的一天,记者来到历城区港沟街道最南端云台山田园综合体旁边的芦南村。贾保平老人的家。就在芦南村年建起的村民安置楼房内,5栋联排的楼房布局,干净漂亮,一点也不输城市的小区,在港九路旁边的山区特别显眼,显示出该村作为乡村振兴样板村的不俗气质。贾保平老人住的是一套两室一厅的楼房,拾掇得很是干净利索。屋内悬挂的“共产党员户”和“光荣之家”两个牌子,格外引人注目。记者进屋时,贾保平老人已换好老式的绿色军装上衣,精神抖擞地端坐在了沙发上。他左胸戴上了共产党员胸徽和几个不同图案的纪念章,老军人的风采依旧。他身后墙壁上张贴着毛主席的大幅画像,两侧对联是:红日东升山河壮,东风浩荡气象新。贾保平老人唯一的儿子贾相全和儿媳张春莲在一旁伺候照护着老人。74岁的贾相全性格腼腆,不善言语,73岁的张春莲性格外向,时不时大声为耳背的公爹传话和解释。
贾保平老人胸前佩戴的几种证章(郭学军摄)
根据贾保平老人不太流利的自我介绍和儿媳的补充,再加上老人之前吐字清晰时记录下的口述资料,记者大致了解到这位老人不平凡的革命经历。
贾保平老人,年(身份证登记为年)出生于历城区港沟街道芦南村的贫农家庭,按照农村习俗,今年是虚岁。9岁起,他在本村小学上了6年学。年到年,他又在附近村子学了两年木匠和瓦匠手艺。正是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让他了解到一些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打日本的事情,他便在心中暗暗地有了自己的想法。
贾保平老人复员回乡后的兵役证(郭学军摄)
年腊月的一天,寒风凛冽,20岁的贾保平和他的两个小伙伴爬山坡砍柴火,为越冬过年准备柴草。当把打下来的柴草装满筐子后,
三个伙伴背着柴草就往家走。当走到芦南村东的四眼泉时,贾保平突然放下背上的柴草,对两个伙伴说:咱们当兵去吧,打鬼子!俩伙伴闻听后,开始愣了半天,贾保平又连续说了几句:咱们当兵去吧。这样,三个青年一商量就放下柴草,一起到绣川乡大水井村的征兵处,报名参加八路军的部队。结果,其他两个伙伴因身体太瘦弱等原因,没有通过审核,只有贾保平通过了体检。他连家也没回,直接就奔赴了前线。
那时,贾保平刚刚结婚不久,家人在家不见他打柴回来,就出去多方打听,最后从那两个同伴那里知道了贾保平已当上八路军了,而且部队已经离开了当地开往了莱芜。
年颁发的兵役证上贾保平老人出生年月是年10月(郭学军摄)
贾保平老人跟随部队,在当时的莱芜、历城、泰安、章丘、淄川、博山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打游击,打击日寇和伪军。在章丘文祖,歼灭俘虏日伪军一个中队多人,伪军队长徐志广被贾保平当场击毙。在邢村歼灭俘虏了汉奸王其祯、韩喜先团伙近千人,收缴全部武器。老人说的邢村这个战例,在中共济南市历城区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年出版的《历城革命斗争史》有记载,年春,岳伯芬(时任历城县长兼山东保安十六团长)团三部王其祯投降日军,同年下半年率余人攻打东梧区革命政府所在地龙湾村。由于打入保安三团的孟昭武、孟昭铨及时把情报送到东梧区工委,东梧区中队在工委书记周铭、泰山军分区侦察科长刘坤和区长赵立达的领导下打退了王其祯的进攻,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3月,泰山军分区攻打伪保安三团团部驻地邢村大庙,击毙了团长王其祯,全歼了手枪连。
贾保平老人的退休证(郭学军摄)
贾保平的儿媳张春莲说,她曾经听父亲说过,那时候,日本鬼子在占领区整天扫荡,部队上很难弄到吃的东西。他们打游击,看见鬼子少了就打,鬼子多了就撤退。下雪时,八路军战士趴在雪地里埋伏,都快冻成冰棍了。有时,好不容易弄来一些黄豆,想改善改善生活,不料吃了之后又拉肚子,可受大罪了。由于营养不良,很多人得了夜盲症、水肿病。
“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光荣啊,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日本鬼子!”说起自己入党的事,贾保平老人很激动,大声地回忆说,他当时任四连三排八班班长,是连长肖长雪、排长张长友介绍入的党。后来,在博山吴家宅子的那场战斗中,贾保平勇敢冲上去,炸掉了敌人的一座炮楼子,因此赢得了“战斗英雄”的称号。
年5月,贾保平所在的部队整编为十二团一营一连。在攻打日军的一个据点时,贾保平为掩护战友受伤,医院里住了4个月的院。
“医院在山上,鬼子来了就得转移,整天来回地搬。到了10月我的伤势还是不见好,部队领导为了保护我,就让我回农村老家搞地下党工作。”贾保平老人回忆道。
贾保平老人退休证的颁发时间为年(郭学军摄)
“俺父亲回家的时候,部队领导担心当地的还乡团打击报复,就派人把他送到芦南村旁的大山尖子那边,家里人去接的。俺婆婆的叔叔在还乡团干,他不知道俺父亲地下党的身份,俺父亲就去找他打听情报,套他的话。”贾保平儿媳张春莲补充说,那时候,父亲贾保平经常利用赶集、走亲戚的机会打探情报,送给上级,七区的区长刘百川和县抗联的张振华是他的直接领导,对父亲的地下工作都很认可。
年,贾保平被派往西坞乡搞土改工作。年,贾保平重新入伍,加入了解放军铁道兵团赴山西修建同蒲铁路,担任副班长。修了一年多铁路,朝鲜战争爆发后,随部队赶赴东北集结待命,准备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因情况变化,贾保平没有入朝参战,就转到铁道公安部队了,驻守在辽宁省,在61团2营8连任班长,再后来加入部队,也是任班长。
年,贾保平复员回乡,仍是一名预备役军人。他先在石庙大队干了两年书记,年至年,在燕棚管理区干副书记、民兵营长。年,他回到芦南村,干了20多年的村干部。至年,光担任村支书就有10年时间。直到年9月,贾保平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芦南村第二任村支书贾保平(左)和现在的第六任村支书贾虎平(郭学军摄)
“贾保平是我们村的第二任村支书。他在担任芦南村党支部书记时,发动和带领群众为村里干了许多好事!”现任芦南村党支部书记贾虎平介绍说,他记忆深刻的有三件事,都是贾保平任村支书时带领大家干起来的。一件事是,年代带领全村率先安装电线通了电。那时,架设电线的电线杆要到章丘去拉,2人一个地排车只能拉一根,进山后路不好走,要4个人拉一辆车,一天一夜才能跑一趟。他带领村民,亲自干了半个月才完成。第二件事,是年代港九路修通后,贷款为村里买了一辆四轮拖拉机。从此,村里拉煤、拉化肥、拉种子都方便了,促进了村里的生产工作。“当时,村里的孩子们还没有见过跑得这么快的‘铁家伙’,都围着拖拉机看,一看就是一个小时。”贾虎平说,第三件事,就是老支书贾保平带领村民铺设管道,把1公里外的山泉水引到了村口,满足村民取用,大大方便了村民生活。
芦南村获得的各种荣誉牌匾(郭学军摄)
“我们村的党支部,从成立起就具有红色基因。第一任支书赵玉祥是抗美援朝老兵。第二任支书贾保平老人,是老八路,第三任支书是退伍的解放军老战士。”贾虎平告诉记者,他作为芦南村的第六任村支书,一直在传承发扬团结、奉献、创新、有为的芦南村精神,坚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一心一意为村民服务。除了第一任支书赵玉祥已经去世,第二任支书贾保平老人年事已高不方便外,现在第三、四、五老支书,一直和他这个第六任支书,工作在一起,战斗在一起。遇到村中发展大事,大家一起商量,一起研究,一起决策。几任村支部书记团结一致,一直在为芦南村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奋斗着!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jbxx/15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