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_云台天瀑

名村古镇篇文化卫生村南银王

发布时间:2019-2-8 23:54:42   点击数:

南银王村位于县城南约3公里处,西禹公路西侧,西邻鹿苑大道与钓鱼寨村相望,南依奉正古原,北近国道与安永村为邻。全村户,人。据传,村中王某,家甚丰,藏银颇多,人称银王。村渐以银王称,因与县东的银王(今属药惠银王村委会)重名,为相区别,以此村在县南,故名南银王。清雍正十年()《高陵县志》记作“银王家庄”,清光绪七年()《高陵县续志》记作“银王村”,民国30年()《高陵县区保总图》始记为今名。也有称南牛王。《高陵县志》()记为“南银王”。

村民以董姓为众,约占全村总人口的70%以上,王姓、杨姓次之,为本村原住居民。徐姓、张姓等和建国前后从外地迁入。民国初年董姓有一分支迁居船张村。古往今来,村民以农为本,重教崇文,耕读传家。据清《高陵县志》及《高陵县教育志》记载,董姓先祖在清代曾出三位举人,分别为:董楹,顺治乙酉()科武举,董万成,咸丰(—)年间武举,董万盛,同治(—)年间武举。其后裔现有“百忍堂”、“永正堂”,人丁兴旺,近年修有“董氏族谱”。建国前至今,从北京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陕西高等卫生学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院校毕业达50多人。其中研究生、高级药剂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近20人,遍布全国山南海北,在各自供职单位辛勤工作。

年,随着人民公社的建立,南银王村发挥文化底蕴深厚和人文资源优势,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展学文化、讲卫生、村容村貌及社员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家门前土墙上写有自编的墙头诗,在田间地头利用休息时间或晚上开展赛诗活动。时高陵县文化馆文艺刊物《丰产田》经常刊登该村社员的优秀诗作。在村中显要位置的农户墙壁上绘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墙报和黑板报,村中办有幼儿班,学前儿童全部入班。打篮球、拔河等体育活动异常活跃。而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村家家门前栽花种树,虽为土路,却干净平整。全村男女老少,有早刷牙的良好习惯,在今天看来不足挂齿,可是在50多年前,实属不易。时任县委书记白玉洁。县长郑明芳经常骑自行车前来指导工作,西安文艺团体经常来这里给当地群众慰问演出。被陕西省命名为文化卫生村。至今,村民仍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南银王村南靠奉正原,村西(俗称西沟)永正堂世代在此依窑而居,冬暖夏凉。清末在此开设油坊,规模较大。门前有一百年古井,井水清澈爽口,供全村人饮用。建国后国家水文地质部门测量后认为,此地为高陵县最优质水资源。清代直到民国初年,此地又是东府(潼关、渭南一带)向西府(宝鸡、天水一带)输送货物的一条通道,常有马帮、驼队从村中经西沟而过,或在此歇息。上世纪七十年代县建材厂征用本村村东土地建厂,唐时这里建有万善寺,年制砖取土时,在唐万善寺遗址出土三彩碗、三彩罐、三彩碟白瓷执壶,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开馆时,此执壶上调,至今在博物馆展出。同时出土的还有唐天宝二年()“坚固胜神道咒石”,具有珍贵的史料及书法艺术价值,以上均为国家级文物。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lyzn/112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