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_云台天瀑

雅安石棉新年新气象,这些小众旅行地等你来

发布时间:2023/11/30 9:47:01   点击数:

时间如流水,如细沙,流出不回头,抓也抓不住......

不知不觉,又一年过去了。

道一声:,再见!,握爪!

成都的今冬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寒风凛冽一如既往的冷。

看周边山上,已是皑皑白雪,银装素裹,想要去探一探的心跃跃欲试,却因山路冰滑有些小忧心。

哥说:我们去石棉吧,可以感受一回过暖冬,说不准在那里一样可以看到雪哦!

临行前查了一下石棉附近可以玩的地方,看起来颇有意思。

安顺场

安然过暖冬

在巴蜀山川的古老码头中,石棉县的安顺场应该是一个特别之地。中国近代史上,安顺场曾发生了两起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一是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二是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此强渡天险大渡河取得成功,打破了蒋介石要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从此,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蜚声中外。

我们到的时候天气很好,天空湛蓝,阳光明媚,碧绿的大渡河水缓缓流淌,没有想象中的汹涌澎湃,整个安顺场显得愈加安宁静谧。在靠近河边的大马路上,三三两两停放着一些带篷自行车、三轮车,单人、双人或者三人共骑皆是可以的,旁边还有一些当地人摆了一些小地摊,卖一些当地的野菜瓜果之类。

红军渡口,当年红军来到安顺场后,为打破敌人的包围圈,红军决定利用仅有的一只小木船强渡大渡河,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渡河第一船”把17名勇士载向了对岸,歼灭国民党第二十四守敌,占领了北岸桃子坪敌守军阵地,这些在纪念馆中还可以看到相关资料。

再往前行就是当年人的庄稼地了,这个季节正是橘子成熟的时候,远远望去,一片橙色在风中晃晃悠悠,此起彼伏。因为这边日光充足,太阳照射时间长,果子的糖分充足,甜度颇高,果肉水润多汁,喜欢的话可以找农家买一些,而且可以体验亲手摘果子的乐趣哟。

作为著名的“红军胜利场”,安顺场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分为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安雅、翼王悲歌、历史评述等部分,吸引了很多历史文化爱好者的参观瞻仰。

在这样的小城里,慢慢体会更能感受其韵味儿,除了纪念馆之外,红军遗址公园也可以看一看,逛一逛。

静心

小住小院

出门玩耍的时候除了景色和天气,住宿也很关键,休息好了精神才好,精神好了才能玩得更开心。这些年在外面玩的时候颇多,各种各样的酒店、民宿之类也见识了不少。我住过艺家酒店的八美店和镇远店,酒店看起来各有特色,但同样舒适。很讶异在安顺场居然也有一家艺家酒店(天府丽景艺家酒店),而且更绝的是酒店就是景区的一部分,一座座小小的四合院绵延在街道两旁,一个个大红灯笼飘悬在屋檐之下,完全融入这一片山水画卷之中。

这些四合院都是以前当地大户人家的宅院,铜门环、高门槛,都带着传统川西民居的韵味,精致而大气。大概是重新粉刷过,簇新的木质墙面在阳光下散发着幽光。

旁边给花草浇水的工作人员不小心把水蔓延开来,干净整齐的地面留下一个个小小的水坑,利用了一点拍照的小心思小窍门,于是,这里便成了一座水上小城,房屋、行人倒映水中,别有一番趣味。

屋檐下,墙角旁随意摆放着的竹椅、摇椅是上佳的休憩处,一盏清茶,一抹阳光,就可以渡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年5月,毛泽东率领的工农红军到达安顺场准备强渡大渡河,当时毛主席所居住的地方如今还是完好的模样,只是被改造成了艺家酒店的大堂。因为入住了艺家酒店,也因为酒店的各个院落和大堂都有其故事和独特的风格,结实的圆木柱,传统水墨画,造型优雅的吊灯,带着古典气息的座椅......所以,我们把接下来的时间都用来参观这个特别的地方。

似乎所有的艺家酒店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这里是艺术家们的家。说起来,安顺场这一座还是新开业的,在大堂的另一侧就是一排供书法家、画家们挥毫泼墨之地,刚好我们也看到了一群画家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不一样的安顺场,这些画作会被用于装饰酒店的各类房间空间。

在画室背后是酒店的自助餐厅,也是酒店吃早餐的地方,面积不大,但是这里的灯很美啊,竹篾编制的灯笼超级有味道。从餐厅一旁的楼梯可以到二楼,上面有桌餐包间和机麻包间,喜欢换个地方打麻将的人儿也是有福啦。

如果不喜欢吃自助餐,那酒店火锅和汤锅也是可以的,就在酒店大堂对面碉楼旁边。放养的跑山鸡汤味鲜浓,鸡肉紧实,鸡皮脆脆的,原汁原味让人舌尖都在发颤。若是喜欢吃辣则有红锅奉上,浓郁的牛油锅底又麻又辣,一样让人吃得舒心满足。

不同的小院子有不同的用处,除了客房以外,还有游泳池、温泉池、桑拿房等等。

客房房型除了大床房、标准间,还有套房。套房分为上下两层,楼下是小客厅、洗手间、浴室,楼上则是卧室。我们住的标准间只有一层,房间面积挺大,貌似分有浴缸和无浴缸两种,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家马桶是全自动的,用起来非常方便。

一座橘山

松林地藏寨

蜿蜒的大渡河水日日夜夜奔腾不息,安顺场这座小城在她的滋养下一年又一年。很想找一个地方看一下这一座小城的全貌,于是和同伴们开着车车寻了路去往对面山上。事实证明看准地域再凭借肉眼找路并不科学,我们最开始开着车绕行了近二十分钟也没有找到过河的地方,后来问了当地人才找到正确的路。我们下车的地方是一个叫做松林地藏寨的地方,修建有长长地栈道和观景台,可以看到碧绿的大渡河水弯成一个“S”形,栈道的两旁则是墨绿的橘子树,硕果累累,摇曳枝头,空气中满是橘子的清香。

不知道是没有管理还是品种原因,这里的橘子果子大小不一而且差距有些大,皮质较厚,汁水丰富,剥开之后满手的橘子味儿,果肉多汁,呈酸甜味儿,味道倒是很好很好的,价格也不贵,直接在地里摘了称是3元/斤。橘子林里还有破败的古城墙、瞭望台,盛放的迎春花,对了,因为这边天气更暖和的原因,金黄的迎春花和油菜花已经迫不及待开放了。

冶勒湖

无法自拔的那一片蓝

去了这么多地方,最无法自拔的就是高原地区蔚蓝的海子,每一次只要听说哪里有漂亮的海子,心里想要去的想法就会瞬间点燃,这一次也不例外。冶勒湖,又叫冶勒水库,去石棉玩的人大多会选择来这儿,但行政区域上,她并不属于雅安石棉,而是被划分到凉山州冕宁县。

位于海拔多米的湖畔还有一个彝族同胞聚居小村落,背靠大山,面朝湖泊,因为少有人来,这里还保持着近乎原始的自然风貌。

喜欢冶勒湖湛蓝的湖水,在蓝天和群山环绕之下层层浸染,从透明到浅蓝、深蓝、墨紫......

喜欢冶勒湖温暖的阳光,穿透了凛冽的山风,哪怕在冬季,也能温暖心房......

喜欢冶勒湖“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自在,舒展心怀,忘却烦恼!

于是,我们来了!

从石棉到冶勒湖路面很好,只是山路弯道比较多,需要注意来车。在快到冶勒湖的地方,有一个登记处,需要登记过后才能进入景区,目前无需门票。

友情提示:自驾出行开车过程中尽量不要看手机,设置导航或者寻找路线建议停下来查清楚了再继续开,避免交通意外。

冶勒湖环湖只能在来时的这一边,而且有两条不同的路可以到不同的点。如果想和湖水亲密接触,在湖边玩耍的话就在登记后前面的路口走左边的道路环湖行驶,其中有一小段路面没有铺设水泥,不过是石子路面,还算是好走。

一直到道路尽头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房子看起来比较新,被一排排栅栏围起来,静悄悄的,几乎看不到人。

这个季节湖面草地早已枯黄一片,一些好玩的树枝和树蔸散落地上,那是大自然给的惊喜,点缀着这一帧绝美画卷。

牛羊马匹是高原上的标配,但这一次不知道是不是季节原因,我们看到的并不多。

下午五点多的时候我们开始驱车离开,行至一高处时发现随着太阳落山,温度下降,湖面开始升腾起一层薄薄的雾气,仿佛笼上了一层面纱,欲说还休。

想着第二天要去离冶勒湖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车程的孟获城,于是我们很干脆的决定了驱车下山晚上入住孟获城,虽然我们到达安澜居民宿的时候已经完全天黑黑了......嗯,其实冶勒湖也有住宿的地方,就在咱刚说过的车路口右手边那一条路到达的村子里,那里面还有一个摄影基地(20元/人),再继续往里面走可以看到雪山,但是车车无法开到山脚哟

孟获城

雾里看花千百度

三国时期孔明先生诸葛亮运筹帷幄创造了很多奇迹,譬如平定南中地区时七擒七纵孟获而使得孟获真正服输不再为敌的故事,诸葛亮第七次擒住孟获的地方即为孟获城。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古语,“打开孟获城,世上无穷人”。相传在孟获城地底下埋藏着珍贵的宝藏,谁能获得谁就会拥有巨大的财富。

原本打算上午在孟获城玩耍,结果,居然是这样的大雾天气,能见度之低令人发指。

一个城门,两座烽火台,似城而非城,究竟哪里是孟获的“城”呢?这个问题没有定论,也正是孟获城神秘的地方。

孟获城也是一个还没有开始收门票的景区,但是进入景区会收取停车费20元/车,另外观光车20元/人(往返),观光车行驶的距离颇远,坐个车车去还是很划算的。

从下观光车到城门、烽火台,再回到下观光车的地方都是雾蒙蒙的天气,眼睁睁看着太阳把雾气晒散又聚集,清风将雾气吹淡又吹浓,始终没有完全打开,直到我们又步行回到草甸,能见度才逐渐增高。

风来风往,云聚云散,白雾恍若轻纱在山间飘荡,景致若影若现,别有一番美好。前夜的霜雪还未散去,山间的灌木丛被染成白色,犹如春风袭来,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事后想想,估摸着这个季节怕是得中午以后来玩遇上好天气的几率会大一些,那个时候阳光正好,经过一上午的努力浓雾散去,所想看到的景色大概就尽收眼底啦

回去的时候是给观光车师傅打电话让他来接我们的,途径一片松木林的时候让司机哥哥停了一会儿车,以便我们拍个照,很棒哟

喇叭河

寻找传奇佛光

上次来的时候,喇叭河在我眼中还只是一个自然保护区,有着许许多多活泼又顽皮的猴子,胆小而又像精灵般美好的水鹿,灵动小巧的小松鼠,自在飞翔的鸟雀,各种认识不认识的林木,于山山水水之中。这一回来松锅直接说了我们去索道之上,焦山之顶。其实我们都是第一次坐这里的索道,毕竟上次来时索道还没有开,没有意外,最先看到的是在树丛里跳跃的小松鼠。

索道上站海拔大约米左右,大约是之前下了雪,身穿羽绒服的我出了缆车之后的感觉依旧是要疯,罡风阵阵,冰寒刺骨。

山上的天气依旧是娃娃脸,一会儿阳光普照,蓝天透彻,一会儿浓雾弥漫,不知方向。

被雪覆盖的植被,我想应该是在冬眠。山风呜咽着袭来,冰凉刺骨,仿佛耳朵手指都要被冻掉,伸手把帽子往下拉一点,再拉一点,遮住耳朵,耳朵暖和了。然后再把衣服裹得更紧,手揣兜里压根儿不敢拿出来,这个时候最想念的大概是手套,可惜倒霉宝宝这次出门忘了带,无限伤不起啊

焦山之上新建的铁网栈道很是鲜艳,雪压杜鹃林的白、栈道的大红与新绿,还有蓝天白云交织一起,干净剔透,像是一个唯美的梦,只要走过去,就能看到更广阔的天空,更精绝的画面。

这里的杜鹃林超级大,虽然季节没对,但可以看出来到了五六月份的时候一定满山的杜鹃花绽放,在栈道上行走即是在花丛中穿梭,嗯,只要想想那个画面就很美。

待到从栈道转过来,翻涌的云海在眼前展开,对面山尖宛若扁舟在云雾中沉沉浮浮。云生云落,雾起雾散,看着栈道消失的尽头,总想去山的那一边看一看,到山上来的游人不多,想要走到尽头的绝不止我一个。

之前几天大概下过大雪,栈道旁边的杜鹃林下还有着厚厚的积雪,有人从雪地里挖出大片大片的雪块,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堆雪人,欢声不断,笑语不觉。

还有在旁边雪地里打滚儿的,很是开心啊

大自然是神奇的魔术师,厚厚的积雪下露出零星的枝条组成各种不同的形状,不同的画面。

越往上走,天气变化越大,走着走着只有我和金老师两个人还在往上,山间的雾来来去去,在没有到达山顶之前谁也不知道上面是什么样的情况。走得累了,金老师就鼓励说咱们慢慢走,看这里地形地貌和天气,说不准就能看到佛光看到雾虹,还讲起了上一次他们去峨眉山时看到佛光的情形,让人心痒痒的,很是期待。

走着走着周围逐渐光秃,散落的石头凌乱铺了满地,没有印象中红石滩的壮观,有着自己的特色。

虽然走得很累,但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供休憩的篷,里面有折叠座椅,拉下来就可以坐下,很是方便。

终于还是走到了栈道的尽头,这里并没有到山顶,而是观云海的最佳点,洁白的云雾又浓又厚,像是小时候妈妈洗一碰里的肥皂沫,一捧就能捧起一大片,又像是棉花地里无暇的棉花,让人恨不能扯下一块做成被子,一定很柔很软。

这里是海拔米的栈道尽头,被风吹散云雾时有蔓延上来,将周围笼罩。“佛光!佛光!!有佛光!!!”突然,金老师欢呼起来。我凑过去一看,果然在凹处一片被浓雾掩住的乱石堆上,一座小小的彩虹桥发出耀眼的光。佛光的出现和环境及太阳角度有关,在一定条件下,佛光是能直接找出来的,而云雾上的佛光通常来说会颜色更明显更亮。

焦山上貌似木有厚衣服出租,想去玩的衣服一定要带够。吃食方面没有餐厅,不过自动售卖机倒是沿栈道有几个地方都有,饼干、泡面、饮料之类可供选择,价格就是大众景区价,比起外面翻倍,而且越往山上走价格越高。

回到索道口的时候天气好了很多,阳光暖暖哒,很舒服,不过要记得防晒,紫外线还是很强的。

门票:50元/人,观光车:35元/人(往返)

索道(1.2米以下小朋友免票):

旺季(每年5.1—11.30):上行60元/人,下行50元/人,往返元/人

淡季(每年12.1—4.30):上行40元/人,下行30元/人,往返70元/人

索道运营时间:淡季8:30—17:30,旺季8:00—18:30

小小攻略

交通方面:成都到石棉安顺场全程路况极好,安顺场到冶勒湖路况良好,景区内部公路狭窄但是路面不错,私家车木有问题。冶勒湖到孟获城这一段路还可以,只是在高速公路孟获城收费站附近有一段维修中的烂路,大概一公里左右。另外泸定到喇叭河景区也有一小段路比较糟糕,其他都挺好。

行前准备:冬季成都本身就比较冷,再加上石棉是出了名的“阳光城”,所以除了穿在身上的外套并木有多带,然而我后悔了,喇叭河真心冷,焦山上应该得再添加一件羽绒服才行,所以衣服带够是必须的。另外帽子、围巾、手套这些防风保暖设备,防晒霜、护手霜、墨镜、伞这些也不能少。焦山游客能到达的最高处为米左右,害怕高反的提前准备好红景天。

住宿方面:第一天我们住的小四合院其中两间,一个院子六间房,人少比较私密,也很清净,四合院大门进出会立即锁门,比较安全,有空调而且温度足。

第二天住的是孟获城安澜居民宿,独栋小别墅一楼的四人间,名为“大乔”,房间很干净,连接在一起的两张上下床,床很宽,睡八个人都木有问题,嘿嘿。遗憾的是热水水比较小,木有空调但是有电热毯,晚上睡着也不会冷。

第三天住的是喇叭河景区的鹿鸣酒店,比较老的一个酒店了,看水鹿就在酒店餐厅二楼,大概晚上八点多,白天几乎是看不到的。

关于费用我只记了个大概,这一趟跑下来人均元左右,毕竟宝宝不是做财务的料啊,哈哈哈哈哈~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slhj/1557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