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云台山_云台天瀑 >> 地理环境 >> 莱芜牛泉镇东西上庄侯家沟游记老谷游记
开车离开西五斗,一路去西,到达东上庄村。上庄村距镇驻地东南2.5公里。周围矿藏种类繁多,蕴藏丰富,如村南的金矿资源含量极高;村西的地下铁石山含铁量丰富。据村碑记载:东上庄,南宋开禧二年,(年)张姓建村。因村址在岭上,曾名“上庄”,后因重名,冠以“东”字。
进村一看,这里是新村,道路宽敞,房屋成排,见一大哥门口劈柴,问村庙怎么走,大哥说是堂子庙,在村东,按大哥指示的路,我们从修车点拐弯向东,又到一村,一打听这里是侯家沟。
侯家沟村位于莱城西南12公里处,距牛泉镇政府4公里。侯家沟村明成化年间马姓迁此,始建村无考,村旁有沟,后来起名侯家沟。
沿侯家沟村西的路南去在村头一土堆上找到了堂子庙。庙不大,新修建的,有前岀厦北屋三间,新建的石碑已断成两节,从字里行间看到,原建筑于唐朝建成,具有较大的规模,鼎盛时有钟楼,还有和尚。这些都已随时间的流逝,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了。离开时,遇老乡刚收工要回家,于是问他,东上庄的庙为什么在侯家沟?他说堂子庙西南的房子就是上庄,他本人就是东上庄的。由于人口增多,村子都连成一片了。老人有些耳背,问了几次他才听明白我们要看小瓦的老房子,上庄还有几间西屋是小瓦屋面的其他就没有。谢过老人继续前行,老亓问为什么叫“堂子庙?”我们有各种见解,均不十分合理,在请教了一个收拾花生的老人后,明白了原来是庙所在的地方叫堂子。
来到侯家沟,不妨进去看看,在若愚的指点下,参观了他们村的年老槐树,树干完好,有四五人合抱粗细。在大树的北面有一坍塌后的大门基石,我们猜测就是大门里的主人栽下的这颗树。
时间已近五点,乘车往西返回,想到走了几个村子都没有看到想看的东西,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车要到修车点了,若愚看到一位老人在一超市门口,又打听有无小瓦屋,老人说这里是西上庄,后面就有一座楼房是青砖小瓦。顿时眼前一亮,路边停车,急忙进村。
西上庄村位于莱城西南10公里处,在牛泉镇驻地以南,云台山风景区以北。据村碑记载。西上庄建于洪武年间,先由周、高两姓早居,亓、刘、孟三姓相继迁入本村。因东上庄早有此村,西上庄在西,故名为西上庄。
进村不多时就找到了那座楼房,只是大门紧锁,无法入内。三人的喧哗声,引来了旁边大院里的大嫂,她出来看见我们问是干嘛的?我们说是看楼的,她说是今年一伙一伙好几伙了,都是来看房子的。大嫂介绍拿钥匙人的家,老亓同志自告奋勇,跑去叫人,不一会他回来了,说人家去济南了,不在家。我们只好放弃进院子的想法,转去楼后面看看,转了一圈,楼的周围都是院子,不得近前。又转回了路上,期间老亓打听院子的情况,收到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又回到路口和原先的大爷说我们去的情况,进一步了解楼房的详情。正说着,来了一对骑三轮车的夫妇经过路口要回家,大爷指着他们说,他最知道情况,你们去跟他去吧。我们了解到他就是楼房的现主人之一,姓亓,和我们老亓平辈。他的家正是楼房的后面。此楼保护相当完好,叠脊有哈巴狗子,檐头分两段,都装饰走头兽,屋沿滴水下装饰灯笼挂子。屋脊虽有几处破损,但丝毫不影响其美观。屋面小瓦缝中已长出拳头粗的小树,这说明屋面的泥土的很厚,足有半米。山墙有三层窗户,后墙壁上两层,这说明二楼上还有天棚。我们在此照了几张像,就在院子里和大哥说起楼房的事。
老亓大哥介绍的情况大体是这样的:这座楼房是亓子恒盖的。经我们老亓查家谱知:亓煦老先生,字子恒,团山村人。康熙丁丑(年)拔贡生;乙卯(年)科举人。己丑(年)进士,此时亓煦已是六十多岁了,曾任直隶河间府青县知县,后调任长芦都转运盐司沧州分司,不久告归。敕封文林郎。亓煦为官三年,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克己爱民,朝廷十分满意,最后朝廷念其忠诚,怜其年老体弱,封号奖赏让其回了老家团山。亓老先生回到老家,潜心研究“道”,四处云游,他听说东上庄有座高楼一座(五八年拆除),当时是莱芜第一高楼,共有五层。游玩到此的亓子恒非常欣赏,随有在此盖楼定居的想法,随后他就用挣来的钱,在西上庄村里选地盖起了这座院子。楼房是里生外熟,内墙是用麦糠和泥后拖土坯磊砌的,这样的泥巴拖的土坯比用小石夯(我们当地读音为shutou)打的土坯更结实,外面青砖,墙壁厚足有一米,用若干一米宽的石板垒在墙壁上,起到连接土坯和青砖作用,这也是楼房保存完好的原因之一吧。东西房屋全都岀厦,前面还有厅房,再就是正阳门,我们站的院子是后花园,大哥已盖起了新式房屋。按大哥介绍的情况,这当初是一个有多个院子的大宅子,进正阳门,可能还有山屏门,再到厅房,在厅房里议事喝茶聊天,楼房是当时主人卧室,左右两边的院子供小辈们住所,后花园内游玩。到现在保存完好的只剩下这座楼房了,其他建筑都不存在了,地基上已盖了新房。亓子恒并没有完成他的规划,这个建设中的院子就停工了。是由于年龄的原因,还是财力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亓老先生自我感觉力不从心了。老先生由于多次来往于上庄和团山之间,他在杜官庄村东北、西泉河村西北看好了一片林地,他死后就安葬在了他事先看好的那片地里。亓老先生的家人或是亓老先生本人就把这个院子东西屋卖给了老亓大哥的爷爷,但是老亓的爷爷再无力购买楼房了,亓老先生(或家人)就把楼房送给了老亓大哥的爷爷。六几年老亓的爷爷还找人翻瓦过此楼。老亓大哥还记得那时的他放学后,就拉滑轮上过料,屋面上撤下来的檩条椽子就摆满了一天井。老亓大哥的爷爷奶奶在此楼里住过,他们去世后,分家过程中,从此楼从中间一分为二,分属不同的两家。他二大爷也在楼里住过,此后无人居住了。经过了一次维修也是楼房保存完好的原因。
但愿此楼永远保存,为后代留下一点了可观赏的历史遗产。
土堆上的,树荫之中的堂子庙侯家沟的年的老槐树老槐树下的大门大门残存名牌老槐树西上庄的楼房大门建筑保存墙外看楼后建筑保,可能与楼同时代,白灰无沙远看楼房山墙的窗子远看二层上的窗,一楼窗屋面小树楼叠脊叠脊及檐头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