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_云台天瀑

觉源自净其意方是道4

发布时间:2021-2-20 11:11:53   点击数:

.4.20海空上师开示于万善寺

作为一个学佛的居士,特别是授了三皈五戒、菩萨戒的居士,你没授戒的人还好一点,你授了菩萨戒后,你身为菩萨,那就要罪加一等。到这个时候,你还不晓得你今后是那种结果,目前还在沾沾自喜。有的说:“那我说了这么多坏话,还没有把我怎么样呢!”好嘛,那地狱离你也就不远了。所以有些人干了很多坏事,说了出家人很多坏话,或者因为一句话不对,就统统都不认了,这种人,他自己今后会怎么样呢?“我豁出来了,天也不怕,地也不怕,下地狱就下地狱,管它怎样?”无常一到那就由不得你了。所以我们学佛的人,身口意三业要清净,不能够随随便便地去说三宝的坏话。不说出家人的坏话,而居士的坏话就可以说吗?也不能说。学佛的人,要多赞叹别人,学习别人的好处,不要成天去想别人的孬处。我们种一个因,就有一个果,身口意三业,只要有一个意念,就产生了一个业力现象,就种下了一个业因,因此修行人的一个念头很重要啊。 我们学佛的关键就是要知因识果,多做些善事(好不好哇?好)。多培些福,多培福,对于你们今后修行减少障碍。比如,你们看有些修行的人,我给你们讲个例子,修行人一旦皈依佛门过后,要踏踏实实地修行,才能走上正轨,不管是谁去给你瞎说,都不动摇,自始至终把握自己的修行方向,哪怕就是去死,哪怕是在生命垂危,都不改变自己学修的立场,这种人那就是福报很大,善根深厚,资粮丰满。你看有些人皈依了三宝,他一经皈依佛门过后,今天是拜这个师父,明天去拜那个师父,中国都让他跑完了,听到这个法师给他讲一下,他又是这个思想;听到那个活佛来了,他又变成是那个思想,成天向外攀缘,那永远得不到成就。这种人就是没有福报,一身轻浮,什么风一吹,他都会倒,什么风一吹,他都会飘。

我们世俗讲,稳则重也,轻则浮也,资粮深厚的人,福报深厚的人,他是永远不会改变他学修的立场,哪怕就要他去死,他都不会改变。你们看看佛教的历史,过去有很多高僧大德,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如果轻易为一点点事情,都会改变自己立场的人,那就是没有福报的人,也就是福报快尽的人,风一吹就跑了。我还给他们举了个例,福报深厚的人,好像一坨黄金,黄金是既珍贵而又坚固的,把它放在桌子上,八风都把它吹不动,那就像是福报深厚,功德也比较具足,资粮也比较具足的人,稳则重也,重则稳也,叫稳重。轻则浮也,就是做了点点事情就在那里沾沾自喜,成天挂在嘴上,我又如何如何。比如我们南充市有些居士,他在哪里搬了两坨石头,就要念几年,他们一到庙里来,就相互攀比,我是哪一年来庙的呀,那个地方还没有长草,我就在山上了,山上还没有长石头我就在上边了,成天就夸他自己。像这种人,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伤功败德,把他所有的功德都吹散了。做一点点好事就要吹上天,害怕别人不知道。像这种人,就是没有福报的表现;就是没有功德的表现。虽然现在还有点福报,那是他过去积的。我经常爱看中江观音崖上的对子;“作恶不灭,祖有一德,德尽则灭;行善不昌,祖有一殃,殃尽必昌。”就是说,有些人干了坏事,为什么还没有受到恶报呢?那是他过去的福报还没享完,福报享完了,必定受到报应;而做好事的人,为什么运气还不好呢?是因为他以前种了恶因,要到他的业力障碍消除了,运气才会好起来。因此,我讲开示也经常给他们说这副对子的喻意,不要认为我们有些时候干了那么多坏事情,自己还认为自己非常聪明,没有人知道。头上三尺有神灵,天龙八部早就给记了帐,只要你去做一点事情,只要你产生一个念头,无时不在意识当中。凡是没有成佛的人,还在修行中的菩萨,不管是谁,你都逃不过因果,逃不过业力。如果我们不造业,就要知因识果。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必须建立在知因识果的基础上,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回向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涌涛愿度有海诸有情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whnh/131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