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_云台天瀑

顾恺之不痴不艺术

发布时间:2023-10-23 14:28:41   点击数: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在魏晋时期,“痴”仿佛是一种风潮,被视为名士风流的表现,他们专情,他们放任自由,可放可收。顾恺之就是这样一位“痴绝”,他的“三痴”被广为传颂和效仿,所谓“三痴”又称“三绝”即画绝、才绝和痴绝。“画绝”是说顾恺之擅长绘画;“才绝”是顾恺之聪颖,多才多艺;“痴绝”便是顾恺之专心研究艺术的不懈精神。在他的世界里,“痴”是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对生活的态度。

正是因为他的“痴”,才创造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秋江晴嶂图》等传世名作,才造就了“以形传神”的绘画理论以及画论书籍,为中国绘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三本画论书籍《画论》《魏晋胜流画赞》和《画云台山记》提出了“以形传神”的传世理论。顾恺之看重写“神”,意在抓住对象的特征与灵性,他重“神”不是说“形”不重要、在绘画时可以忽略“形”的存在,而是要把“形”和“神”明确地区分开来,“形”的描画是为了写“神”,“形”相对于“神”处于从属地位,为“神”服务。

顾恺之的风格之所以用那么突出,都源于他的用笔。魏晋是以瘦为美的时期,所以“骨谢相”在当时的人物造型中被广泛表现和类拜。“骨”在人物造型上是和人物的“神”相连的,只有“骨”到了才能体现出“神”。顾恺之的运笔连绵不绝,对于线条力度的把握很均匀。

(《女史箴图片》局图)

《女史箴图》是根据西晋诗人张华的赋所创作的。画作中的每一段都是一个古代宫廷女人的传奇故事,每段前面顾恺之都会抄上一段张华所创的赋,画作后面还有顾恺之自己的签字,这大概是最早有画家签名的一幅画了吧。原作上盖满了从公元8世纪起,历代收藏家的印章,更有趣的是,那自恋的乾隆皇帝亲自在画上画了一束兰花。

《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的《洛神赋》创。画中曹植和随从在岸边遥望着水上飘逸的洛神,在洛神周围的神兽衬托得洛神更加娇艳。这是一则时间与情节非常完整的神话故事,这般细腻地反映时间过程十分符合表现复杂感情的需要,同时也极易帮助欣赏者解读,似乎读者也随着曹植度过了那动人心弦的日日夜夜。

在顾恺之的世界里,“痴”是对艺术的理解,也是对生活的态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whnh/155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