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_云台天瀑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眼千年看镇江

发布时间:2023/12/20 16:16:34   点击数:

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

镇江有三山,金山、北固山、焦山。

镇江有一渡,西津古渡。

目前贤er游玩过金山、北固山、西津渡,遗憾还未去过焦山,所以无法完整地推荐镇江三山。这次给大家推荐我比较喜欢的两处——北固山、西津古渡。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张承吉《题金陵津渡》

西津古渡原为古渡口,后因江面南涨北坍,原本是江水的位置,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就再也看不到长江水了。唐代镇江名金陵,故称为金陵渡,当时许多诗人如李白、孟浩、苏轼、陆游、然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

西津渡古街

西津渡,人们常用“一眼千年”这个词来形容,漫步在千年古色古香的古渡街上,光滑的石板路,窄窄的小巷,一眼看千年的古城墙呈现在眼前,仿佛行走在那个年代,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场繁忙的景象。西津渡虽然是仿建的景区,但是阡陌巷道,鳞次栉比,往日繁华尽在眼前。

一眼千年

来西津渡,你总会走过古老的昭关石塔,昭关石塔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

昭关石塔

西津渡古街的后山,有一云台阁,云台阁位于西津渡景区,坐落云台山北峰,阁体是秉承宋、元古建风格的仿古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斗拱檐铃,体制雄伟,是镇江市古建筑历史上体量最大的建筑。云台山和金山、北固山、焦山三山互相映衬,互相烘托,云台阁的兴建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镇江的地标性建筑,是展示繁华盛世和山水历史文化的重要景点。

西津古渡夜景

北固山

北固山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区东北江滨。有南、中、北三峰,三面临长江,形势险固,故称“北固”。有“京口第一山”之称。名胜古迹多与三国故事有关,有甘露寺、多景楼、祭江亭(凌云亭)、溜马涧等。

先说祭江亭,传说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曾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登此亭时,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写下了名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此亭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石柱上刻有槛联两副:“客心洗流水,荡胸生层云”;“此身不觉出飞鸟,垂手还堪钓巨鳌”。

祭江亭

亭下石壁悬江,登亭远眺,四周风光尽收眼底。亭东有一座铁塔,此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年仅存塔座两层。现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三、四层为原塔的五、六层,系明代所铸。现存的塔基及塔身均有精美图案,造型别致,生动逼真。

铁塔现存塔基及残落四层,残高约8米,第一、第二层为宋代原构、第三、第四层为明代补铸。塔形为楼闹式。琳身八面四门,铸有佛及飞天。年于塔下地官出土金棺,缀檸、舍利、李德裕《重基禅众寺合利题记》石刻等大批珍贵文物。甘露寺铁塔历史悠久,在同类型铁塔中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代表性,以其出土文物较为珍贵而闻名。

甘露寺铁塔

最后,游玩之外怎么能少了锅盖面呢?锅盖面在镇江太常见了,几乎每一条街几百米内都会有一家。根据我自己的品尝经验来看,对于锅盖面店铺的选择,还是很有讲究的。绝不是味道都差不多。首选“大华面馆”,店主是为六十多岁的奶奶,她一家经营这家面馆已有近30年了。店铺也保持了最初的朴素,小巷里摆几张桌子,约上三五朋友边吃面边聊天,在老巷里体味老镇江的味道。

大华面馆

乘坐高铁动车来的朋友们,可以优先选择离火车站仅米之隔的好再来面馆(记得从南广场出),价钱便宜,味道也正宗。实不相瞒,这是每周贤er和男友都会来的面馆。

好再来面馆

镇江,一眼看千年,一面尝变迁。还不行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whnh/156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