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_云台天瀑

道教及民间赫赫有名最受推崇的重要尊神都有

发布时间:2023/12/30 13:44:59   点击数: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http://m.39.net/pf/a_4580330.html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东汉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道教,距今已有年历史。道教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道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道教是敬天法祖的多神崇拜宗教,道教崇奉的神灵种类繁多,其中道教及民间赫赫有名最受推崇的重要尊神都有哪些?

在道教神仙谱系中,最高的神为“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住的三处胜境:玉清圣境、上清真境、太清仙境,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境的道教三位至尊神:玉清大帝元始天尊、上清大帝灵宝天尊、太清大帝道德天尊。

三清有四位辅佐的尊神,分别是: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紫微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星辰运转、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九霄雷霆,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两极与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协助玉皇执掌山川岳渎。北极紫微大帝简称北帝,位居天的中央,在古代中国民间极受崇拜。

水陸畫是中國宗教藝術當中,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它是隨着水陸法會的產生而出現的,因應用於水陸法會而得名。水陸畫主要為卷軸式畫卷,或紙本或絹本,依據水陸法會的儀軌繪制,完整的一套水陸畫稱為“一堂”。一堂水陸畫的數量,從幾十幅到一二百幅不等。

現白雲觀藏水陸畫總數量近卷,多繪制於明清時期,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8卷,國家二級文物約卷,國家三級文物約卷。這些藏品,以畫面精美,類別全面等特點而著稱。白雲觀所保存下來的這些水陸畫作品有着重要的藝術、文物和文獻價值。無論從數量、規模、內涵還是研究價值來看,它們在中國道教神仙繪畫中都是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展示部分白雲觀藏画,供大家一睹這些珍品,从而喚起人們對寶貴歷史文物的珍愛,使這些優秀的藝術傳統得到弘揚和發展。

三清,道教的三位至高神。总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胜境,也指居于三清胜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圣境无上开化元始天尊、上清真境玉宸道君灵宝天尊、万教混元教主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一、大道为造化之根。无极大道化生太极阴阳五行之炁,大道一生二生三化生万物,故尊称大道为:三清道祖。大道为万物之祖宗。

二、大道为教化之本。万物化生之后沉沦起伏,三清道祖立三洞经教予以教化救渡,故尊称大道为:三清三宝天尊。大道为万物之教主。

三、大道为万物之主。万物化生之后,大道化为三界十方万物之真宰,维持时空秩序和乾坤纲纪,故尊称大道为:上帝。大道为万物之主宰。

《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教曰:太上老君一炁化三清。太上老君:大道之本体。三清:大道之作用。一体三用,一炁化三清,道生一二三,一心三藏。

玉清元始天尊

清代(—)

重彩絹本,縱.5釐米橫83釐米

元始天尊,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一,又稱“元始天王”、“虛皇道君”,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清微天玉虛境,仰吸天氣,俯飲地泉,與太元玉女通氣結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後庖義、神農都是他的苗裔。

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把他列在第一階中位,稱為“玉清境元始天尊”。天尊之體長存不滅,至天地初開,授道開劫度人。據《歷代神仙通鑒》記載,元始天尊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以陽昇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故其像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混元珠,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

上清靈寶天尊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91.5釐米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之二位,又稱“太上道君”。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將他列在第二神階中位。靈寶天尊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禹餘天上清境,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萬人侍衛,萬神朝拜。

靈寶天尊主宰和象徵“混沌始清,陰陽初分”的第二大世紀,故以陰生陽消、晝長夜短的夏至日為靈寶天尊的聖誕。

太清道德天尊

清代(—)

重彩絹本立軸,縱釐米橫84釐米

道教最高尊神“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之第三位。又稱太上老君。其形象是根據老子而繪。據《史記》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為先秦道家學派創始者。老子为太上老君化身之一,道教尊為太上老君。

玉皇上帝

清代(—)

重彩“絹本”立軸

玉皇大帝,尊号“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上玉皇”、“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皇赦罪天尊”、“玄穹高上帝”、“天公”、“玉帝”、“老天爷”等。

玉皇大帝,无始以来,劫数久远,圣人应号,亦复无边。上帝本自然,垂象立号教化众生而有所祷也。常住妙有无迹真境中,地位崇高,永处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已证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迹身、应身、分身、化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认为是道的本体。

玉皇大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辖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圣、人间、地府的一切事,权力无边,有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之称,赞玉帝之尊,权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开天执符,主承太上无极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历,金阙四御辅助,北极四圣佐护,神霄九宸大帝拱卫,妙相庄严,法身无上,统御诸天,统领万圣。

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雲笈七簽》卷三《道教本始部》稱玉皇大帝是元始天尊的弟子。《玉皇本行集經》中說,玉皇為“諸天之主”、“萬天之尊”。

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地位極高,神權最大,為天界帝王,總管三界(天上、地下、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的一切陰陽禍福。

紫微大帝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5釐米

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又稱“紫微北極大帝”、“北極大帝”,是道教四御四皇上帝之一,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尤其在宋代,常與玉皇大帝被人們一起奉祀。紫微又叫紫微垣、紫宮,位處三垣之中的中垣,是天上星座中的屬帝王之所居。對紫薇大帝的信仰來源於中國古代的星辰崇拜,北極即是北極星的簡稱,又稱“北辰”、“天樞”,居於紫微垣內。

《上清靈寶大法》卷四說:“北極大帝是紫微垣中帝座。”《北斗本生經》中記載,紫微大帝龍漢年間周上御國紫光夫人的第二個兒子,輔佐北極申宮明堂,施行政令於下土。紫微北極大帝執掌天經地緯,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諸神,是一切現象的宗王,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

后土皇地祗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83.5釐米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簡稱“后土”,是盤古之後第三位誕生的大神,俗稱“后土娘娘”,為道教“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她職掌陰陽,育萬物,被稱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與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合,為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南宋呂元素《道門定制》卷二註:“后土即朝廷祀皇地祇於方止是也。王者所尊合上帝為天父地母焉。”又宋張君房《雲笈七簽》天地部稱:“三十六土皇,應三十六天,中應三十六國。如是土皇皆位齊玉皇之號。”

元明《三教源流授神大全》卷一“后土皇地”條稱:“為陰地者,五方相乘,五氣凝結,負載江海山林屋宇。故曰天陽地陰,天公地母也。”《世略》所謂:“土者,乃天地初判黃土也,故謂土母焉。”后土的職能是掌陰陽生育、育萬物之美與大地河山之秀。

三官大帝

清代(—)

重彩絹本,縱.5釐米橫83.5釐米

三官大帝,亦稱“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為道教較早供祀的神靈。道經稱:“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即天官大帝、地官大帝、水官大帝。

雷聲普化天尊

明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75釐米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中国民间和道教尊奉的尊神,为南极长生大帝之化身。作为雷部的最高天神,掌管复杂的雷神组织,总部为神霄玉清府,下设三省九司、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九天雷公将军、八方云雷将军、五方蛮雷使者、雷部总兵使者都是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手下,诸司中有36名雷公,代天打雷,均听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号令。

雷霆者,乃阴阳之枢机,号令万物之根本。故无有雷霆,则无以宰御三界。是以雷者,类也,是以出万类而起群品也。是元始生杀之机也。宇宙之始盖因阴阳相交一时之爆发,此即也是雷霆之用也,所以无处不有雷霆之显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主生杀枯荣、善恶赏罚、行云布雨、斩妖伏魔、号令雷霆。上照天心大道,下济幽冥群苦。

《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载,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南极长生大帝,化身雷声普化天尊,专制九霄三十六天,执掌雷霆之政。

雷祖居於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里。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时,雷祖击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

《明史》的《礼志》称,“雷声普化天尊者,道教以为总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现示之日,故岁以是日遣官诣显灵宫致祭。”

雷部最高天神,全稱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他下轄一個結構複雜的雷神組織。《明史禮志四》載:(弘治元年)“《尚書》周洪謨等言:雷聲普化天尊者,道家以為總司五雷,又以六月二十四日為天尊現示之日,故歲以是日遣官詣顯靈宮致祭。”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稱其:尊屬九天之上,綜司五雷(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應化九天,總管雷霆都府,轄及二院(五雷院、驅邪院)三司(萬神雷司、雷霆都司、雷霆部司),為雷部尊神。

真武大帝

清代(—)

重彩絹本,縱.5釐米橫75.5釐米

真武大帝,亦稱“佑聖真君玄天上帝”,道教徒俗稱“無量祖師”,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據《元始天尊說北方真武妙經》和《太上說玄天大聖真武本傳神咒妙經》說: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變化之身,托生於大羅境上無欲天宮,凈樂國王善勝皇后之子,後入太和山修道四十二載,功德圓滿,白日飛昇,玉帝下令赦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太和山亦因此易名為武當山,意為“非真武不足以當(擋)之”。玄武,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稱,稱為北方黑帝。宋天禧年間(—)詔封為“真武靈應真君”。元朝大德七年()加封為“光聖仁威玄天上帝”。

豁落火車靈官王元帅

清代(—)

重彩絹本,縱.5釐米橫66釐米

王靈官,又稱“火車靈官王元帥”、“豁落火車王靈官”、“玉樞火府天將王靈官”、“隆恩真君”。為道教崇拜的護法尊神,一般將其神像塑於山門之內,鎮守宮觀。《新搜神記》稱王靈官本名王善,是宋徽宗時候的人。道教記載,王靈官曾師從西蜀道士薩守堅,受道符秘法,是道士林靈素的再傳弟子。玉皇大帝封為“先天主將”,司天上、人間糾察之職。

北极天蓬大元帥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86釐米

神名為“天蓬玉真壽元真君”,居元應太皇府。“天蓬”為星宿神之稱,天府(天蓬、天佑、真武、黑煞)四聖之一。天蓬為木炁之精,居四聖之首。《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即是以天蓬為北斗九宸之首輔,主四時八節、陰陽造化之政。同時他還是道教著名女神斗姥元君的護法神將,稱為天篷大元帥。

其像貌“現三頭六臂之威容,七政八靈之洪造,帝鐘才震,萬聖齊臨;鉞斧輕揮,群魔碎滅。神光赫赫,常救護於眾生;真性巍巍,誓永興於正道。”《道法會元》卷一七一曰:“天蓬大元帥為嗣教外台卿,別有神局,是陰治之有司,號北極驅邪院,如世之殿帥,兵府是也。其中皆是陰治主者,乃地界法官是其任也。以舉仙官為任,使拯治陰魔,禁御萬殺,承陽宣化,保寧山川,生育萬匯,皆荷道化。”

同書卷二一七曰:“天蓬元帥三頭六臂,赤髮,緋衣,赤甲,跣足;左一手結天蓬印,右一手撼帝鐘;又左一手執斧鉞,右一手結印擎七星;左一手提索,右一手仗劍,領兵吏三十六萬騎,雷公電母,風伯雨師,仙童玉女,羽衣赫赫,各持金劍,乘北方太玄煞氣、黑氣,氣中有五色氣,從空降壇。”

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76.5釐米

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与南极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同为玉皇大帝的左右侍者。太乙救苦天尊居“青华长乐世界”妙严宫,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对于积德行善、晓道明玄而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各宗教中认为业果是最难消除与阻断的,佛教中就有神通敌不过业力之说。但太乙救苦天尊却可以将业果与地狱业力的象征血湖化为莲池,座下九头狮子一声吼,能够打开九幽地狱的大门,也就是地狱的最深层。

太乙救苦天尊在道门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由于他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寻声赴感,救苦救难,故而在信徒心目中有深厚的信仰基础。人类在危难之时,只要念诵天尊圣号,天尊即随声赴感,前往解救。诵念天尊圣号,可解忧排难,化凶为吉,功行圆满,白日升天。他大圣大慈,大悲大愿,寻声赴感,救苦救难,每月三、九日降临人间,普救众生。

太乙救苦天尊在道教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在信徒中有极为深厚的信仰基础。尤其在道教的度亡斋醮科仪上,法师不论使用何种科书,无一不请天尊加持。这是由于天尊广大久远的大愿力,发起悲心度一切不幸堕入地狱的亡魂所致。天尊久居青华长乐世界妙严宫,统领青玄左府一切真仙,掌握三界救苦之事(仙界长生、人间救苦、冥界度亡)。不但能普度亡者,亦能救护生者,恩泽众生。为了普度众生,他有很多的化身,最著名的是化为“十方救苦天尊”。

元始天尊在经会中赞言:最尊最贵,最圣最灵。太乙救苦天尊九阳之精所化,出于始青之炁,是先天之灵,因为慈悲心故,哀悯一切众生,于无始劫前便遍周救苦救难。

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又稱太乙救苦天尊或稱“太乙救苦天尊”、“救苦天尊”、“东极青华大帝“青玄上帝”、“東極青玄上帝”。道經說,太乙救苦天尊為天界專司拯救世間受苦和不幸墜入地獄者的大神。據說受苦難者只要祈或呼喊天尊之號,就能得到感應。

據《道教靈驗記》記載,其形象為:天尊端坐於五朵蓮花之上,周圍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光芒,有金剛、力士神王和金童玉女侍衛其旁。

救苦鬼王甶孑大帝

清代(—)

重彩絹本,縱.5釐米橫76.5釐米

道教稱,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下臨地獄救拔受苦亡魂時,即化身為“鬼王”形象,其聖號為“幽冥教主冥司靨然之鬼王甶孑大帝”。又據傳說,舉凡陽間舉辦齋醮道場,久睏於陰司受罪的餓鬼窮魂因難得施食賑濟,便蜂擁搶食,秩序大亂,天尊便化身為一相貌極其凶惡的鬼王,震懾群鬼,維持秩序。故凡度亡法事,法壇下必建“寒林”(又稱“鬼王壇”),供奉鬼王甶孑大帝之像。

中天梵炁斗姥元君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80釐米

斗姥元君,又稱“斗姆”、“斗姥”、“斗姆元君”、“中天梵炁斗姆元君”、“北斗九真聖德天后”。斗指北斗眾星,姆即母也,道經稱“斗姥乃北斗眾星之母”。《太上玄靈斗姥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稱斗姥尊號曰:“九靈傑妙白玉龜台夜光金精祖母元精”,又曰:“中無梵炁斗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聖德天尊”,又化號:“大圓滿月光王”;又曰:“東化慈救皇君天醫大聖”。道教尊稱為“圓明道母無尊”,簡稱“先天道姥”,謂之“象道之母”。斗姆雖相貌奇特,但面現慈容。

斗姥元君的神職,《太上玄靈斗姥大聖元君本命延生心經》曰:“斗姆降以大藥垂醫治之功,燮理五行昇降二炁,解滯去窒,破暗除邪,愆期者應期,失度者得度。安全胎育,治療病痾,職重大醫。生諸天眾月之明,為北斗星之母。斗為之魄,水為之精,主生。”道教的朝斗法科均以斗姥為主神,民間尊稱“斗姆”,斗姥的神號全稱是“先天斗姥紫光金尊摩利攴天大聖圓明道姥無尊”。

北斗九皇星君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釐米

北斗九皇星君,又稱“北斗九辰”,《道法會元》卷一七二說:“北斗九宸,應化分精,而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輔、天英、天內、天柱、天心、天禽也。”主四時八節、陰陽造化之政。

六十太歲神像(部分)

清代(—)

重彩絹本立軸

六十太歲像共三十幅,每幅二位太歲像。為晚清內府如意館所繪。

文昌帝君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83.5釐米

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世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信仰來源於中國古代的星宿信仰。文昌本是天體中的一個星座。《楚辭註》云: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道教認為:文昌明,文將興。

《雲笈七簽》說: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司命之符也。據說,玉帝命張氏子主掌文昌宮及人間籍,所以元仁宗延祐三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文昌帝君又因其世居地四川梓潼而得名梓潼帝君,而其最初起源亦在此。

據《華陽國志》卷十記載,梓潼縣有惡子祠,又名善板祠,民人以雷杵供奉,原為雷神,唐代(—)以後,梓潼神即源於此。梓潼神,姓張名惡子,—名亞子。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

《歷世真仙體道通鑒》描繪文昌帝君的形像為:雍容慧顏,坐下駕白騾,隨身帶著天聾、地啞二童,為的是避免泄露科舉考題和錄取情況。《新搜神記·神考》:梓潼帝君條引《萬曆總志》說:“左司獨孤氏,七月十五日生,因斬邛州蜃有功,纍封八字王,今掌文左班,封‘廣佑嘉慶昌澤孚惠王’;右司李斌,八月十五日生,以破符堅功,纍加封八字王,今掌文昌右班,加封“英惠忠烈翼濟正佑王”。”

九天監生司

明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釐米

九天監生司主神有九天之帝、太一、帝君、主錄、司命、五帝、聖母、司馬大神、延壽益算君、回骸起死君、儲福定命君、監生大神、送生童子、六甲保胎符吏、九天一切真宰等。《道門科範大全集》卷二七《祈嗣大醮儀》稱,在三清、四御、九帝、五老、五斗、三元、三省、四聖、九司等聖尊真君之後,即為“九天註生監生真君、九天司祿梓潼真君、九天衛房聖母元君”及“風雷雨部威烈聖眾”。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卷五七、z卷二三九稱九天監生司諸神為:“九天監生大神、九天衛房聖母、九天定生大神、九天感化大神、九天定胎大神、九天易胎大神、九天助生君、九天順生君、九天速生君、九天全生君,六甲符吏催生童子、保生童子、速生童子;南昌分胎功曹、南昌主產功曹、九天掌胞胎魂魄臟腑鼓景神聖眾。

擎羊陀羅使者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82釐米

斗府擎羊使者:畫中右側托盤者為擎羊使者,左側持劍拈花者為陀羅使者。擎羊、陀羅乃天皇星、紫微星所氣化,為天皇、紫微的兩大使者

八天上帝五老七帝

清代(—)

重彩絹本,縱.5釐米橫77釐米

五岳之尊

清代(—)

重彩絹本,縱.5釐米橫90釐米

五岳,又作五嶽,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分別為東岳山東的泰山、西岳陝西的華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恆山、南岳湖南的衡山,有些研究認為,“五岳”一詞來源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對山岳、山神的崇拜。五岳之尊,掌管五岳的五座尊神,分別為東岳大帝、西岳大帝、中岳大帝、北岳大帝、南岳大帝。

天仙聖母碧霞元君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釐米

天仙聖母,又稱天仙聖母永佑碧霞元君,全稱為“東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相傳為泰山神之女,其神通廣大,能保佑婦女生子,保佑兒童健康成長,甚至社會各類事項祈之則有靈應。民間信仰頗盛。

四海龍王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90釐米

龙王,道教尊为天衣玄皇辰极灵威壬癸龙王伺辰真君甘露流润天尊,居天一紫皇宫、水晶宫。另外,东海水府仙官渊圣广德王居青华宫,南海水府仙宫洪圣广利王居丹灵宫,西海水府仙官通圣广润王居素灵宫,北海水府仙官冲圣广泽王居玄冥宫。

据《太上洞渊神咒经·龙王品》记载,当“国土炎旱,五谷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作大神通变现光明,与诸天龙王、仙童、玉女七千二百余人,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太上洞渊说请雨龙王经》、《太上洞渊神咒经》等皆收入《道藏》。据《太上洞渊神咒经·龙王品》记载有五帝龙王、四海龙王等。其中,以方位为名的五帝龙王是东方青帝青龙王,南方赤帝赤龙王,西方白帝白龙王,北方黑帝黑龙王,中央黄帝黄龙王。有以海洋为名的龙王是东方东海龙王、南方南海龙王、西方西海龙王、北方北海龙王,又称东海广德龙王、南海广利龙王、西海广润龙王、北海广泽龙王(《道法会元》卷一○○)。也有以天地事物为名的54名龙王和62名神龙王。

龙王名号,仅据《太上元始天尊说宝月光皇后圣母天尊孔雀明王经》记载,就有一百五十八位之多。如玉京宝山龙王、蓬莱福地龙王、东望扶桑龙王、森角诸乘龙王、东方青帝龙王、甲乙震宫龙王、寅卯木宫龙王、南方海帝龙王、西方持国龙王、西海兑宫龙王、北方武陵龙王、化海破国龙王、乌江水帝龙王、黄河水伯龙王、川河水府龙王、武当山水龙王、净乐国主龙王、西那国主龙王、本境行雨龙王、五岳四渎水国龙王、沿江海口得道龙王等。

送聖土地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98釐米

土地又稱“社公”、“土地爺”。土地神的信仰,來源自古代的“社神”崇拜。舊俗以土地為民眾祭祀之神,以求年歲豐登,地方平安。道教齋醮法壇,禮請諸神,醮事圓滿之後,由土地送回諸神,又稱“送聖土地”。

土地公公,因“造福乡里,德泽万民”而被称作福德正神,俗称福德老爷、土地爷、社神、土帝君等。据《太上说安宅土地龙神经》记载,福德正神的形象是“身长六尺腰系宝带脚踏宝履手执曲木杖”的老人。《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称土地神“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故建国君民,先命立社,地广谷多,不可遍祭,故於国城之内,立坛祀之”。因为祂管理土地神祇,很多地方都建有土地庙。道教尊为“中央镇位真官土地大道神祇”,居戊巳宫福德宫。

福德正神每月初二、十六下降察人间善恶,审察人间斋醮烧香祷祝修诸功德。甲子日,温郑二使者随门抄写,司命帝君及门丞户尉察人间善恶。庚申日,上奏天曹定其簿书。

如果因为不明白恶星神煞位、九宫艮星禁忌而引起疾病官符、百病竞生、盗贼侵欺、口舌横起、疮疥瘴疠、营求无利、酒醋酸损,牛羊伤害、邪妖乱入作怪、钱财耗散、人口亡殁、多发虚病、恐生患难临身等问题,可诵持《太上说安宅土地龙神经》请求众真保佑,可减灾灭难。

祖天师張道陵

清代(—)

重彩絹本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34—)的稱號,又稱“降魔護道天尊”,“高明大帝”、“正一真人”、“祖天師”,其中“正一真人”是太上老君授予他的封號。張道陵本名張陵,字輔漢,號天師,張道陵是道教對他的尊稱。他於東漢末年創立正一盟威之道,後被道教奉為創教者。

太上老君降临蜀地,“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张道陵整合当时的:黄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团体,创立道教称正一盟威之道。

后世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祖天师张道陵、葛玄(仙翁)天师、许逊(真君)天师、萨守坚(真君)天师合称四大天师。

祖天师张道陵先是南游淮河,居桐柏太平山,后与弟子王长、赵升一起,渡江南下,在江西贵溪县云锦山住了下来。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为古仙人栖息之所,张祖就在山上结庐而居,并筑坛炼丹,三年而神丹成;龙虎出现,故此山又称龙虎山。时年张祖六十岁,后又移居四川鹤鸣山,感石鹤长鸣。

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年)正月十五日,传说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祖《太平洞极经》、《正一盟威二十四品法箓》、三五都功玉印、雌雄斩邪剑等经书、法器,拜为天师,嘱咐天师广行正一盟威之道,扫除妖魔,救护生民。

于是天师于汉安二年七月,登青城山,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绝邪伪。天师道法通玄,诸魔所不能敌,各各降服,愿意皈依正道,于是天师敕命五方八部六天鬼神,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使六天鬼王囚禁于北阴酆都城,八部鬼帅流放于西域边地。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至今青城山仍留有天师与众鬼帅战斗的誓鬼台、鬼界碑等古迹。

天师降妖伏魔,救护众生,蜀地的人民都非常感动,都愿意听受天师教化。于是天师设立二十四治,广收门徒,教化于民。东汉桓帝永寿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赤城渠亭山中,玉帝派遣使者持玉册,敕封天师为正一真人,天师世寿一百二十三岁,于苍溪云台山白日飞升。

祖天师张道陵先退隐北邙山修道,后得黄帝九鼎丹经,修炼于繁阳山,丹成服之,得分形散影之妙,通神变化,坐在立亡,每泛池中,诵经堂上,隐几对客,杖藜行吟,一时并赴,人皆莫测其灵异也。后于万山石室中,得隐书秘文及制命山岳众神之术,行之有验。闻蜀民朴素纯厚,易于教化,且多名山,乃将弟子入蜀,于鹤鸣山隐居修道。既遇老君,遂于隐居之所备药物,依法修炼,三年丹成,未敢服饵,谓弟子曰,神丹已成,然未有大功于世,须为国家除害兴利,以济民庶,然后服丹即轻举,臣事三境,庶无愧焉。

老君寻遣清和玉女,教以吐纳清和之法,修行千日,能内见五脏,外集外神。六天妖魔,尽被降伏。先时蜀中魔鬼数万,白昼为市,擅行疫疠,生民久蒙其害,自六天大魔被降之后,张道陵斥其鬼众,散处西北不毛之地,与之为誓曰,人主于昼,鬼行于夜,阴阳分别,各有司存,违者正一有法,必加诛戳。于是幽冥异域,人鬼殊途,大利蜀民。功成蒙太上册封正一天师。

長春真人道行像

清代(—)

重彩絹本,縱釐米橫87釐米

长春真人丘祖(—)金代登州棲霞(今山東省)人。字通密,號長春子,道教尊為長春真人。年十九師王重陽祖師習道,師卒後,於磻溪苦修六年,後又於隴州龍門洞隱修七年。開創全真龍門派。大定二十八年()應金世宗詔赴燕京,主持“萬春節”醮事。興定四年()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邀,攜弟子十八人歷時二年赴西域大雪山謁見成吉思汗。元太祖十九年()返回燕京,主持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道事。元太祖二十二年()羽化升仙。

十殿阎君之二

太乙救苦天尊最著名的是化身为“十方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分别是: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南方玄真万福天尊、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上方玉虚明皇天尊、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十王告简全集》中即列有十方救苦天尊的职能,称:

1、东方玉宝皇上天尊

“位列震宫,尊居卯位,执掌风雷地狱,权衡霹雳之威,行善者作于青篇,作恶者标于黑簿,考察无私。

2、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位列离宫,尊居午位,执掌火医地狱,威专烈焰之权,杳杳冥谴,莫破幽之烛,茫茫苦梅,难逢济险之舟,生死殊途,轮目不免。”

3、西方太妙至极天尊

“位列兑宫,尊居酉位,执掌金钢地狱,威司考掠之权,诠量功德,了无毫发之私,报对冤仇,备极再三之间,善篇有记,罪积无差。

4、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位居坎宫,尊居子位,执掌冥冷地狱,权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铁,欲出无门,剑生万树之傍,实观有惧,众生无赖,五苦难逃。

5、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位列艮宫,尊居丑位,执掌镬扬地狱,威张煮溃之权,七情六欲,难逃业境之分明,五体四肢,最苦风月之持掠,死生判注,善恶攸分。”

6、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位列巽宫,尊居幽府,执掌铜柱地狱,威专履足之刑,辩明善恶,如日月之无私,注判姓名,若风雷之莫测。凡有众生,难逃六道。”

7、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

“位列坤宫,尊居泉曲,执掌屠割地狱,威权刀割之刑,无偏无党,赏刑罚于多劫千生,难理难明,辨枉直于四甸九日,死生展转,功德定分。”

8、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位列乾宫,尊居阴府,执掌火车地狱,威司运转之权,设衡石而考功过,平等无私,主夙人以判升沉,磨研有当,无私无曲,不顺不逆。”

9、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敕合乾元,德隆坤域,执掌昔掠地狱,威张炽盛之权,三百六甸之黜陟,事事难明,一十八地狱之经由,人人战栗,凡积愆于平日,必定罪于斯时,九地轮目,三途往返。”

10、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位尊幽都,名尊十帝,执掌罗丰之府,权衡宪法之严,有生有死,两分而入之机,无党无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时所造,此际何逃。”

为了治理九幽冥府神鬼之事,十方救苦天尊还化十殿冥王。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化冥府第一殿秦广王,神居玄冥宫,神诞二月一日。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化冥府第二殿楚江王,神居普明宫,神诞三月一日。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化冥府第三殿宋帝王,神居纣绝宫,神诞二月八日。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化冥府第四殿五官王,神居太和宫,神诞二月十八日。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化冥府第五殿阎罗王,神居纠伦宫,神诞元月八日。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化冥府第六殿卞城王,神居明晨宫,神诞三月八日。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化冥府第七殿泰山王,神居神华宫,神诞三月廿七日。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化冥府第八殿平等王,神居碧真宫,神诞四月一日。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化冥府第九殿都市王,神居七非宫,神诞四月八日。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化冥府第十殿转轮王,神居肃英宫,神诞四月廿七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miaozhu88.com/whnh/15722.html
------分隔线----------------------------